封昌红
广东省劳动模范、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
领域 / 成果
团队连续13年斩获德国红点、iF设计大奖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
扎根广东35年,我亲历了深圳从“山寨之城”蝶变为“设计之都”,见证了广东从“世界工厂”迈向“全球智造”重镇与新兴产业策源地。今天,我想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2个小故事和一些感悟。
第一个故事叫“不破不立,敢闯新路”
记得16年前,深圳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UNESCO授予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,没有参加过被誉为“世界设计风向标”的伦敦百分百设计展。而且这个展从来没有中国人的身影。我们想试试。第一次申报就遭到了拒绝,评审团主席问我们:“你们中国有设计吗?No design,just copy!”评审团主席的否定没有让我们退缩,反而激起了我们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。第一次申报,被拒;第二次申报,被拒……我们毫不气馁,一直到第9次,我们用失败锤炼出更精准的申报方案。最终,在2011年,深圳站上了伦敦百分百设计展的舞台,开启了中国参展零的突破!2013年,我们举办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。十年磨一剑,如今该展览已成为全球工业设计的第一展。
我们始终对标世界一流,目前,已与30多个设计发达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、连续13年斩获德国红点、iF设计大奖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。如今,我们15万名工业设计师每年创造百亿产值,带动附加值超万亿,推动深圳成为国家首批工业设计示范城市,助力深圳登顶“中国工业第一城”。
第二个故事叫“跨界赋能,先行示范”
站在清远的田间地头,看着老农捧着饱满的丝苗米却愁眉不展。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下沉乡野:如何用设计的“绣花针”,穿起产业振兴的“千条线”?在清远,我们交出了第一份答卷。我们无数次深入清远农村,在农民家庭、在乡镇企业实地调研,发现当地农产品品质不齐、产业规模不高,旅游资源丰富,却困于深山。我们以“工业思维、设计赋能”为核心理念,提出以城市品牌和城市IP为双轮驱动,“一带一廊一区”的大湾区旅游度假目的地和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”的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为两翼的“一体两翼”系统化赋能引擎。从清远山间田头,优选清远生态农品,全面推进清远鸡、英德红茶、西牛麻竹笋、清远丝苗米、连州菜心“五大百亿”农产建设,从农产品研发到品牌塑造,从包装设计到市场营销,全面布局清远全域农旅融合发展,将清远打造成为大湾区优质菜篮子和生态后花园。截至2024年,清远“天赋风土,自在清远”的品牌口号深入人心,五大产业综合产值突破400亿元,平均增长超过30%,带动超20万农户、60万农业相关从业人员增收,书写了城乡协调发展和“百千万工程”的“清远答卷”。
在韶关,我们更是开创了设计赋能百千万工程的升级版,整合108个“粤北菜篮子”基地,让丹霞山的自然遗产与禅宗文化,经设计转化为爆款文创产品;打造“韶州府”公共品牌,实现从田头到餐桌、从资源到品牌、从产品到市场的价值飞跃。